中华汽车网 > 焦点 >

《安定洞察》插电混动正向纯电动发起挑战

2024-01-26 18:16 | 来源:网络 | 编辑:金素熙

  作者 李安定

  近两年,一批深耕节能减排技术的中国汽车企业,奋发图强,攻克一直由外国车企掌握的混合动力技术,进而推出一批混合动力或插电混合动力车型。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热捧。

  (一)插电混动将在国内市场占据更大份额

  2024年,国产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层出不穷,爆发出巨大发展潜力。可以预见,未来两年,混合动力技术将会在乘用车市场对纯电动车发起挑战。

  2023年,传统燃油车占市场总份额的61.8%,纯电动占22.8%,混合动力已经占15.2%(含插电和增程式混动占10.09%,纯混动车占4.3%。)插电式混合动力针对消费者的需求,做到了最大的满足。

  1997年,日本丰田推出混合动力技术,其精髓就是把汽车在制动与滑行过程中所有丢弃的能量回收,存储在一个不太大的电池里,车辆行驶中输出电能与燃油机共同发力,节能减排效果明显。经过四五轮的迭代,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百公里油耗已经降到3.8升,排放也随之大幅度下降。

  我以为,混合动力是一种“道”,可以搭载所有新能源的电驱动技术。以混合动力HEV为基础,扩大电池容量,加一个电插头,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;拿掉燃油发动机,保留电机、电池、电控,就是纯电动车EV;把发动机换成氢燃料电池堆,加两个储氢罐,就是氢能源电池车。。

  近两年来,已有多款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闪亮登场。

  (二)电动车的哑铃状市场

  10年来,中国官方采取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,大力支持纯电动车的发展,实现在世界汽车领域中的“换道超车”。

  在举国体制推动下,中国的纯电动车已经连续8年在全球电动车产量中夺冠。2023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总产量为611.2万辆,在狭义乘用车2,554万辆中,市占率23.9%。纯电动车也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品类。

  在当前各国汽车业取得共识的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中,依次为:一,高效内燃机和生化燃料;二,混合动力;三,插电式混合动力,包括增程式电动车;四,纯电动车;五,氢燃料电池车。有趣的是,在纯电车下面标的是一条短线,意为只适合做中短途,尚不能“全面替代”传统汽车。

  纯电动车其实比汽车早发明100年。就因为电池材料能量密度与汽油相差甚远,除非用大量电池堆积,否则续航里程有限。行驶中的“里程恐惧”始终困扰着车主,再有就是充电的麻烦。春节开上电动车,在高速公路跑上500公里回家,频繁的充电成为车主最大的头疼。标着700公里续航里程的电动车,在高速公路上能跑300公里就不错。

  顺便说,电动车的用户市场实际是一个哑铃状:一头是有钱人的大玩具,一头是寻常百姓短途出行的小型、微型代步车。电动车的保值率极低,现在国内电动车厂商拼命追求高档化,价格越贵越高级。且不知一辆五六十万的电动车,转眼去卖二手车,就得打个对折。

  我觉得,像五菱宏光MINI EV这样的微型、小型电动车才是纯电动的正道。且不说,过去在人们眼里算不上汽车的老头乐、电动三轮。出口到欧洲市场大受欢迎。

  (三)国产插电混动后来居上

  这两年国内自主品牌跨越技术壁垒,有所作为。尤其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,一方面屏蔽了纯电动车的“里程恐惧”;另一方面超越了日系单纯混合动力提速能力不足的弊端,可以把节能减排效果做到极致。

  近年来,国内企业开发出各自的插电混动系统灿若群星,吉利雷神;长城魏牌DHT-PHEV;比亚迪DM-i;长安蓝鲸iDD;奇瑞星途M3X等等10余种插电混合动力技术。

  奇瑞是我国出口量最大的新能源车的厂家,也是深耕发动机技术16年的“理工男”。以奇瑞星途M3X超混平台为例:输出动力165kw,传递效率96%,热效率44.5%。从研发之初M3X就锚定了“生而全球,高于全球”的目标,按照覆盖全球市场需求,对标豪华品牌标准打造。针对混动系统特殊用车场景,在巴西、印尼、中东、德国、中国等全球最严苛的汽车环境展开高热、高湿、高寒、高效性能等测试,保证了领先同级、稳定可靠的技术品质。比如:整车防水性能按照国标3倍开发,电池包防水达到国标48倍,电池等整车各系统满足“低至-35℃,高至60℃”的超宽使用温度带要求。

  尽管几年前,某些不生产汽车的国家,提出了在未来有限的三五年中,停止燃油车销售的目标。我曾撰文《全面禁燃,绝不是中国的选项》。以我国国土面积之大、能源结构多样,全面禁燃话说得太绝。且不说战争、自然灾害中,燃油车还必须担当其中运输的主角,插电混合动力就包含其中。我认定,在可见的未来,燃油车还将是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。混合动力将会对传统燃油车的技术创新和升级产生极大的推动。

  (四)氢能源是解决节能减排的终极方案

  当然说到底,按照新能源路线图。终极新能源车将采用氢能源。中国企业砥砺前行,起步不晚。长城汽车已经从储能罐到创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,开发出氢能源系统开始搭载重型卡车,进行试运营。

  虽然氢能源车已经成为现实,在以往的20年里,我在国内外试驾过美国,德国,日本,韩国的氢能源车。尽管其中有些已经开始市场销售。但是面临市场化,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。完全的市场化还有待时日。

分享到: